纳甲
约 1171 字大约 4 分钟
2025-10-12
什么叫“纳甲”?
纳甲 = 把天干地支“装入”到每一爻里,让卦与五行、天干地支、六亲发生可分析的关系。
没有纳甲,卦只是阴阳爻,无法判断谁是父母、谁是官鬼、谁是妻财、谁是子孙等。
为什么要纳甲?
纳甲的主要目的有三点:
确定每爻的五行(通过地支或天干来判断五行),从而看生克关系。
判断六亲(父母、兄弟、妻财、官鬼、子孙),因为六亲是根据卦主(通常是世爻)的五行与爻五行的生克关系来定。
结合干支时空(年、月、日、时)做更精准判断(如冲、合、刑、破等)。
纳甲的两个层次
纳支:把“地支”(子丑寅卯…)固定到六爻(多数表格就是这样)。
纳甲(或纳天干):再把“天干”(甲乙丙…)与爻对应(有“主气天干”入爻的办法)。 实际操作中常把两者合并称“纳甲”,因此学者/教材表述会略有不同——你只需要知道目的是把干支、五行落实到每爻即可。
基础表(八卦纳支与主气)
常用的八卦纳支(每宫六爻顺序:上→五→四→三→二→初)与该宫“主气天干”如下(常见版本):
| 八卦 | 主气天干 | 所纳地支(上→初) |
|---|---|---|
| 乾(☰) | 庚 | 戌、申、午、辰、寅、子 |
| 坤(☷) | 己 | 未、酉、亥、丑、卯、巳 |
| 震(☳) | 甲/庚(版本不同) | 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 |
| 巽(☴) | 乙/辛 | 巳、卯、丑、亥、酉、未 |
| 坎(☵) | 壬/戊 | 申、戌、子、寅、辰、午 |
| 离(☲) | 丙/己 | 寅、子、戌、申、午、辰 |
| 艮(☶) | 丁/丙 | 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 |
| 兑(☱) | 辛/丁 | 午、辰、寅、子、戌、申 |
说明:不同传承、不同书籍对“主气天干”的写法有差异(如有些把震主气写作甲,有的写庚)。初学者先采用常见版本并在实践中体会即可——关键是每宫有固定的地支顺序,这点是稳定的。
实操步骤
1.识别上下卦(主卦与变卦)
例如:下卦为离,上卦为坤 → 本卦是「坤上离下(地火明夷)」。
2.查“八卦纳支表”得到六爻的地支
- 找上卦(坤)的纳支顺序(上→初):未、酉、亥、丑、卯、巳
- 找下卦(离)的纳支顺序(上→初):寅、子、戌、申、午、辰
- 合并成六爻(通常本卦排列为上→五→四→三→二→初,根据具体书写方向确定):以上爻对应上卦的上位。(多数教材直接给出“某卦六爻的地支”表,查表最快。)
3. 把主气天干或日干关系纳入(给每爻配天干)
- 一种做法:用该宫的“主气天干”自上而下或自某位开始对应六爻,得到每爻天干。
- 另一种做法(更常见于六爻实务):主要看日干为主,结合地支去判断每爻是属哪一干的“化”或“藏干”等。(初学先记住:纳支确定五行→以世爻/日干判断六亲。天干的更细分应用可以逐步学习。)
4.标出每爻五行(通过地支或天干判断五行)
例如:子(属水)、寅(属木)、午(属火)等等。
5.确认世爻、应爻、动爻
- 世应通常根据摇卦方式或查卦书给定位置确定。
- 动爻由摇卦结果(老阳9、老阴6)决定
6.根据世爻五行关系分配六亲
若世爻五行为甲(木):
父母 = 生我的(即水),
子孙 = 我生的(即火),
官鬼 = 克我的(即金),
妻财 = 我克的(即土),
兄弟 = 同类(即木)。
纳甲规则
阳卦(乾震坎艮)顺行阳支:子寅辰午申戌
阴卦(坤巽离兑)逆行阴支:未巳卯丑亥酉
配干支时,先定“世爻”所在宫位,然后:
世爻地支=该宫“体卦”地支(即口诀里给出的地支)。
隔位顺/逆推: 阳卦:子→寅→辰…… 阴卦:未→巳→卯……
天干按“阳干配阳支、阴干配阴支”固定搭配: 甲/乙→木,丙/丁→火,戊/己→土,庚/辛→金,壬/癸→水。 阳支配阳干,阴支配阴干,顺序永远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,循环往复。
快速记忆小口诀
先卦位,后纳支;
明世应,定六亲;
看动爻,变卦寻;
干支冲合要记心。
总结
纳甲 = 把干支五行具体“落”到每爻上,是六爻分析的基础。
实操流程:识卦→查纳支→得五行→定世应→断六亲→看生克→判断吉凶。
初学先把八卦纳支表 + 五行生克表 + 世应位置表学熟,再逐步引入天干、日干、六神等更复杂内容。

